听新闻
放大镜
报复
2023-02-28 09:25:00  来源:检察日报

  中国有句俗语,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当今法治社会背景下,有仇必报的心态非常危险,甚至可能将自己拖入犯罪的深渊。

  据极目新闻2月14日报道,2022年1月26日早上,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公安机关陆续接到辖区内一小区的群众报警,称他们停在楼下的私家车被人用利器划伤。

  接警后,民警立即赶到现场,调取小区监控视频,发现划车者是一名穿着拖鞋的男子,但由于监控设备老旧,视频画面模糊,且该男子在经过监控摄像头时,总会立即将帽子戴好,导致无法辨别该男子身份。民警推断,该男子对小区环境很熟悉,有可能就是该小区居民。

  顺着这个思路,民警通过模糊的影像,循线追踪男子行踪,最终于同年2月11日将犯罪嫌疑人陈某抓获归案。面对警方的讯问,陈某承认小区的车是他划的,但对作案动机一直含糊其词。在民警的再三追问下,陈某才说出实情:2021年4月的一天,他在小区的篮球场打球时,因琐事与一名10岁左右的男孩发生口角,后又与男孩母亲发生了争执。

  此后,陈某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总想着伺机报复。案发当天晚上,陈某来到男孩居住的单元楼下,发现楼下停了7辆私家车,因不知道哪辆车是男孩家的,于是干脆将这几辆车全部划伤。目前,陈某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一个成年人,竟然与一个小孩子置气,并在几个月后实施报复,陈某的行为让人大跌眼镜。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发生矛盾纠纷时,有陈某这种不健康心态的人绝非个例。

  哪里有人生存,哪里就会有矛盾产生。在遇到冲突比较激烈的时候,很多人都可能有实施极端行为的冲动。此时此刻,就要善于调整心态,做好心理建设,用冷静压制怒火,让理智战胜冲动,以阳光的心态坦然面对,并在法律框架内及时寻求正确的解决之道。否则,将仇怨放在心里久久不忘,既是对自己的折磨,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心理疾病,更容易做出丧失理智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灾难性后果。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放过别人,首先是放过自己。善待别人,也是善待自己。

  编辑:刘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