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读《看见》有感
2017-12-08 17:24:00  来源:

读《看见》有感

预防科 周安琪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书目是前央视女记者柴静的,这本书在大学时候读过,当时可能更多的倾慕作者的音容、气质、经历或者在语言造诣上的灵气,前几天重温,也有了些新的想法。

一、强烈的自省意识。这是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本书的整体脉络就是柴静十年新闻人的感悟和反思,书中她不是一个聪慧之人,一路成长磕绊,气力笨拙,在央视一个人才济济之地时常感到失败腐朽之气,好在她没有躲避任何磨练和摔打,不断反思和重建,认错和改错,这种对自身的约束和批判方式温和,持续了十年之功,化为万钧之力。

二、对他人魅力的挖掘和学习。书中记述了很多央视人物:陈虻、白岩松、崔永元等,于柴静而言他们亦师亦友,她说“是这些人构成了我。”我感同身受,工作以后,最大的感激来源于我所遇见的人,他们身上具备我钦佩的能力、学识、品质,作为我进步的引导者,成长阶段遇见这些人是运气,学习和模仿需要力气。

三、强大的逻辑能力。胡适曾言 “不要一味的去求自由,你们要先求独立,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是奴隶。”不管是新闻人还是法律人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是立业之基,根源还是在于逻辑的加持,这本书写到了很多热点事件:非典、家暴、同性恋等等,作者在十年探索之中得以感悟:新闻人需要靠逻辑从强烈的个人情绪色彩中抽离去还原事件本身的客观、真实;靠逻辑从个体事件中延伸,做到对体制、国家、社会乃至一个时代的关切。

当然,再次读起这本书,也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当年此书出版时的很多批判之音如今多少有些同感,我一直为能读到此书感到庆幸,靠着这本书,我对外围世界更加关注,这种关注的衍生受益难以想象。

  编辑:李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