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宝检文苑】陈静:三毛的撒哈拉
2019-12-16 16:04:00  来源:宝应县人民检察院  作者:陈静

  一直很喜欢三毛,喜欢她的独立、率性,喜欢她的纯真、善良,上学时但凡和三毛有关的书,总是会迫不及待买来一一拜读,《撒哈拉的故事》便是让我百看不厌,为之着迷的代表。

  学生时期读撒哈拉,单纯的只是通过三毛书中的文字窥视她的生活,借助她的笔触了解那些未曾体验、未曾经历的点滴,了解沙漠里许许多多的趣事,满足自己对另一种生活的新奇感。后来,再读撒哈拉,更多的是感动于她对生活的热情和勇敢,感动于她在寂寞的沙漠里依旧跳动的那颗热血灵动的心。

  游历过众多国家,见过高度文明,却因偶然翻阅杂志中见到的撒哈拉,便毅然而然、毫无保留将自己交给了一片陌生的大地,别人笑她傻,她却觉得“别人如何分析我,跟我本身是一点关系也没有的”,洒脱倔强,却又浪漫感性,这是撒哈拉故事的开端,也是三毛传奇生活的开端。

  延续三毛作品的一贯风格,《撒哈拉的故事》依旧沿用朴实简单、温柔细腻、轻松愉快的文字描写沙漠生活里的所见所闻,每个故事都能感受到她的自由、善良与包容。 撒哈拉沙漠的生活,正如想的那样艰苦,大荒漠、恶劣的天气、匮乏的物资、落后甚至迂腐的习惯等等,不论是哪一情形都实在谈不上适合居住,但是三毛竟在这里扎下了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将原本不是生长在沙漠的自己,努力有声有色的生长。

  初到撒哈拉时,三毛也有过短暂的不适期,也曾哭过,受伤过,但是却在慢慢适应中将自己的热爱一直延续,物质匮乏便捡汽车外胎做坐垫,棺材木块做家具,垃圾堆里捡宝贝,坟场石头做艺术摆件,茶具、字画、书香、花草、音乐一个不少,在荒凉、简陋的大漠里,“白手起家”搭建起属于自己的王国,成为沙漠里令人交口称赞、纷纷羡慕的艺术住所。

  为了向丈夫荷西证明自己,说要暗暗爆发自己潜力的孩子气;偷偷亦或正大光明观察沙漠风俗习惯,比如如何洗澡的好奇心;用指甲油帮邻居补牙,在沙漠中学车,与交通警察斗智斗勇,从现代文明到沙漠生活回归原始劳动时的自我打气,“人,多几种生活的经验总是可贵的事”……物质的极度缺乏并未让三毛退缩,她眼里的生命,在荒僻落后而贫苦的地方,一样欣欣向荣的滋长。

  虽然他们生活在荒芜的沙漠,辛苦的谋生,也曾被病痛所折磨,但三毛眼前看到的尽是繁花似锦。虽然一路磕磕绊绊,却一如既往做自己所喜欢的事情,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从未途中丢失过自己。正如三毛自己说的那样,“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啊!”

  读一本书,经历一场别人的悲欢喜乐,感受文字后穿透过来的力量,《撒哈拉的故事》里的美与丑、善与恶、文明与封建,让我倍感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以更多的热情去体验、去热爱,尊重、理解、包容每一个个体差异,也带给我面对挫折不气馁的勇气和乐观。

  编辑:王雪纯